日前,科学技术部公布了2018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9个重点专项的立项清单,其中,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专题也在计划清单之列。
9个重点专项分别是:“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”重点专项、“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”重点专项、“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”重点专项、“深地资源勘查开采”重点专项、“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”重点专项、“海洋环境安全保障”重点专项、“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”重点专项、“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”重点专项、“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”重点专项(司法专题任务)。
环境保护是人类层面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,作为建筑行业,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从设计、施工到后期运营,都可以为减少环境污染做出贡献。
绿色建筑在设计时,应该考虑哪几方面问题?
绿建设计建议:
(1)建筑设计应考虑地形特点,以便最大程度满足用户需求。应依据当地环境及气候条件,合理控制建筑朝向,降低建筑能耗。
(2)除建筑朝向外,很多地方也会影响建筑能耗。如建筑材料,建筑内部格局等。设计人员需对绿色节能因素进行全面考虑,尽可能减少能源消耗,达到节能要求。
(3)建筑设计时,应考虑在对建筑立体绿化进行设计的过程中,应对屋顶、阳台以及墙面绿化设计予以重点考虑,具体可以选择一些能够在墙面爬行的藤蔓植物,以免阳光直射墙面,确保室内温度平衡。
02建筑节能设计
(1)对自然界中的可再生资源予以充分利用,并对建筑材料的生产及使用能耗予以综合考虑,尽可能使用工农业废弃物、工业废渣以及可再生材料。
(2)使用太阳能加热系统以及使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热水系统等,在对建筑物进行设计的过程中,可以考虑在建筑屋顶、外墙以及阳台安装相应的太阳能加热板,并以此来收集和存储太阳能。
(3)使用秸秆、工业废渣、粉煤灰等制成的空心砖、烧结砖等作为基本的建筑材料,同时可以使用玻璃棉或矿物棉毡(垫)、膜材、泡沫玻璃等保温材料,有效实现环保节能的目的。
03设计室内设计
(1)在室内设计过程中,应用绿色设计理念,从环境保护角度出发,依据室内环境及特点,采取相关的节能、环保公益,创造出符合人们需要的健康室内环境。
(2)建筑格局对于能源消耗有一定的影响,一些北向房屋的采暖需求与南向房屋的制冷需求,应在未来新建住宅中进行统一的调整,以免造成能源浪费。
(3)对于门窗设计而言,其门窗的耗能与朝向有着决定性影响,门窗的材料、朝向会影响室内采光,若材料不合理或朝向不科学,会在增大采光率同时大幅增加制冷能耗。
(4)建筑给排水系统应更加完善可靠,可采用同层排水等方式,合理布局管道。同时,应加强水资源利用,一方面使用符合标准的节水器具,另一方面,要在水资源再利用方面考虑用户使用功能。
近年来,各地对于绿色建筑的发展提出了很多要求,也取得了很多成绩,部分省市的绿建发展甚至在全国都名列前茅。我国今年绿建究竟取得了哪些进展?
(1)天津2017年新建2900万平方米绿色建筑。据天津市建委统计,2017年天津市新建绿色建筑2900万平方米,43个项目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,其中25项为高星级,4个项目获得绿色建筑创新奖。
(2)重庆提前3年完成绿色建筑发展目标。重庆市城乡建委获悉,2017年重庆市新增绿色建筑5705万平方米,近4年来累计新增绿色建筑1.59亿平方米,全市新建城镇建筑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的比例达到67.16%,提前3年超额完成住建部《建筑业发展“十三五”规划》确定的绿色建筑发展目标。
(3)黑龙江省发布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。黑龙江省政府发布《黑龙江省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》,规定到“十三五”期末,全省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节能设计标准,城镇绿色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面积比重提高到50%。公共建筑节能改造超过260万平方米。全省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不低于10%。推广建筑节能产品和绿色建材,促进低辐射镀膜玻璃、高效节能门窗、新型保温墙体材料、太阳能热水系统等绿色产业发展。
(4)河北省超低能耗绿色建筑竣工及在建面积居全国首位。河北省多措并举引领超低能耗绿色建筑由点到面、由小到大,逐步趋向规模化发展。截至目前,全省累计建成超低能耗绿色建筑18个,建筑面积15.28万平方米;在建项目11个,建筑面积80.33万平方米;储备项目17个,建筑面积183.83万平方米。其中,河北省竣工和在建的超低能耗绿色建筑面积居全国首位。